欢迎访问!亳州市中医院测试版
 

脑卒中筛查,让“健康杀手”无处遁形

来自:脑病科一病区 吴静欣   发布时间:2025/10/16 10:38:49

在脑病科工作的这些年里,我目睹了太多因脑卒中而骤然改变的人生和家庭。这个被称为“国民第一致死病因”的“健康杀手”,常常以“突然”的姿态出现,让人措手不及。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脑卒中,可防可控! 而“严防”的第一步,就在于精准、及时的 “筛查”。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约占80%。如同脑部血管发生了“交通事故”,血栓堵塞了血管,导致下游脑组织缺血坏死。

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

无论哪种,其结果都可能是致残或致死,给患者带来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后遗症。但幸运的是,这个杀手在“动手”前,往往会露出一些马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危险因素”。

门诊的脑卒中高危筛查,就是对高危人群进行预警。我们通过系统性的问询,将隐藏在您身体里的风险因素一一揪出。筛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不可干预因素(需提高警惕):

年龄:年龄增长,风险增高。

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遗传史:家族中有脑卒中病史。

2.可干预的关键危险因素(筛查的重点!):

这是我们能够干预、控制的主战场,也是筛查问卷和评估的核心。

高血压:卒中最首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筛查时会精确测量血压。

血脂异常:“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过高,会悄悄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持续损害血管内皮。

心脏病:特别是房颤,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直冲大脑。

生活方式:吸烟与饮酒明确损伤血管。

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是导致肥胖、“三高”的根源。

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中风”,是脑梗死的强烈预警信号。

在门诊,我们通过脑卒中高危筛查表,结合您的血压测量、血糖、血脂情况,能在短时间内对您的卒中风险做出一个初步、但至关重要的判断。

门诊筛查非常必要,是在免费对自己进行“健康投资”。的必要性体现在:

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不要等到头晕、手麻才来就医,那时可能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

门诊筛查无需住院,流程简单快捷,短短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次关键的“健康盘点”。

早期发现“隐匿”风险:很多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房颤、颈动脉斑块)早期可能毫无症状。门诊筛查就像一次“排雷”,能发现这些沉默的隐患。

个性化健康管理的起点:筛查结果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起点。作为脑心健康管理师,我会根据就诊患者的筛查结果,为患者量身定制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定期复查在内的综合管理方案,并持续跟踪随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体而言,脑卒中虽然凶险,但它是一个可以被我们“预判”并“拦截”的对手。严“查”脑卒中,不仅仅是一次检查,更是一种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态度。希望每一位关注健康的朋友,尤其是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朋友,都能主动走进门诊,进行一次卒中高危筛查。让我们携手,让这个“健康杀手”无处遁形,共同守护我们宝贵的大脑和家庭的幸福!



版权所有 亳州市中医院
皖ICP备19016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