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例假就像在渡劫,肚子实在是太疼了。”
“我的‘大姨妈’简直就是尼古拉暗黑之神! ”
……
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会出现痛经的情况,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那么,什么是痛经?痛经的程度应如何划分?如何治疗痛经?……今天,妇产科医生就和大家聊聊有关痛经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痛经?
痛经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腰骶酸痛,甚至剧痛晕厥,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的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
原发性痛经:指无盆腔器质性疾病的痛经,通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出现,多见于青春期女性。疼痛性质为痉挛性或阵发性,集中在下腹部或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的病症。通常由于精神心理因素、体质差异等导致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引发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盆腔炎性疾病,宫腔镜或宫颈锥切手术后宫颈狭窄、宫颈粘连等。继发性痛经多在月经初潮后数年或妇科相关手术后才出现症状,故继发性痛经更应引起大家的关注及重视。
中医认为痛经的病因有生活所伤、情志不和、六淫为害,痛经的病位在冲任与胞宫,其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不荣则痛”和“不通则通”。
二、痛经的程度应如何划分?
轻度痛经:轻微疼痛感,可忍受,基本不影响正常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可能仅需要简单措施如热敷或休息即可缓解。
中度痛经:疼痛强度中等,有明显不适,部分影响日常活动,需要借助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重度痛经: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使用止痛药后疼痛缓解效果有限。
三、如何治疗痛经?
针对原发性痛经,除了选择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非激素类止痛药缓解症状外,还可以选择中医综合治理。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1. 口服中药调理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紫暗有块。常用方剂为膈下逐瘀汤或少腹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
寒湿凝滞型:表现为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暗红。常用方剂为温经汤或艾附暖宫丸,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作用。
气血虚弱型: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经血量少色淡。常用方剂为八珍汤或归脾汤,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
肝肾亏虚型:表现为经后小腹隐痛,腰膝酸软。常用方剂为调肝汤或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调经止痛的作用。
2. 针灸治疗:常用穴位:三阴交、关元、气海、足三里、血海、太冲等穴位,通过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痛经。
3. 艾灸治疗: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常用穴位为关元、气海、神阙等,通过艾灸温经散寒、止痛。
4. 推拿按摩:按摩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有助于疏通经络、缓解痛经。
5. 中医外治法还包括:中药泡脚、穴位贴敷、中药灌肠等。
针对继发性痛经,及时就医是我们的首要选择。医生会根据激素水平、卵巢储备功能、妇科超声等各项检查检验结果,结合患者是否短时间内考虑备孕、对激素用药和手术的接受程度等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解除病因,从而彻底缓解痛经。
三、如何预防痛经?
首先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养成健康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重膳食搭配均衡,摄取充足营养:多吃含铁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尽量避免饮酒、进食生冷及辛辣食物。此外,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辅以适当的运动也会提升我们身体素质,对痛经的缓解同样有帮助。平时还要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注意避孕,尽量避免宫腔操作。定期行妇科普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明确痛经原因,选择正规医院就诊,积极对症治疗,缓解痛经提高生活质量。
(亳州市中医院妇产科24小时值班,电话:0558 55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