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亳州市中医院测试版
 

生命守护战:胎盘之险

来自:妇产科 王倩   发布时间:2024/10/30 12:00:42

10月26日是一个普通的周六,妇产科的医生早晨刚查完房,医生办公室就迎来了一位孕妈妈,她说:“医生医生,我38周了阴道出血10来分钟了,像月经一样,肚子也不咋痛”。

值班医生立即警惕起来,脑子里立即想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前置血管破裂、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宫颈疾病等等可能引发产前出血的情况。同时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把孕妈妈带入病房,一边询问病史一边监测胎心,阴道检查排除了宫颈疾病可能,并查看患者既往的超声检查报告,发现多次超声结果均无显示胎盘前置状态、前置血管、胎盘血窦等,考虑胎盘早剥可能性极大。值班医生立即汇报给主任高永喜,并为孕妈妈建立静脉通路并请床边超声进一步确诊。同时和孕妈妈及家属沟通病情,联系手术室、麻醉科、新生儿科以及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做好准备,拟急诊手术终止妊娠。

随后,床边后超声提示胎盘早剥,孕妈妈被立即送入手术室。在高永喜的指导下手术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术中见胎盘明显剥离,血性羊水,最终母子平安。

一、何为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指孕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发病率约为1%。该病属于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疾病发展迅猛,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危母婴生命。

二、胎盘早剥病因有哪些?

胎盘早剥确切发病机制不清,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管病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的孕妇,远端毛细血管变性坏死,血液在底蜕膜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致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孕中晚期或临产后,子宫静脉压突然增高,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形成胎盘后血肿,导致胎盘与子宫壁部分或全部剥离。

2.机械性因素:外伤尤其腹部钝性创伤会导致子宫突然拉伸或收缩而诱发胎盘早剥。

3.宫腔内压力骤减:胎盘早破、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等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

4.其他因素:如高龄多产、有胎盘早剥病史以及吸烟、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等。

三、如何识别胎盘早剥,其有哪些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腹痛,可伴有子宫张力增高和子宫压痛,尤以胎盘剥离处最明显。严重时子宫呈板状,压痛明显,胎心率改变或消失,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

四、如何诊断胎盘早剥?

依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等结果,不难作出临床诊断。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需通过超声检查辅助诊断,并需注意与前置胎盘鉴别。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附着在子宫下段,下缘毗邻或覆盖宫颈内口,其典型症状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发生了胎盘早剥如何处理?

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母婴的预后取决于处理是否及时与恰当。治疗原则:早期识别、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并发症。一旦确诊胎盘早剥应及时终止妊娠。根据孕妇病情轻重、胎儿宫内状况、产程进展、胎产式等决定终止妊娠的方式。一旦出现多剖宫产终止妊娠,挽救母婴。术中注意促宫缩治疗,预防产后出血。

六、如何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

1.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对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孕妇加强妊娠期管理。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3.避免腹部外伤和长时间仰卧。

4.重视产前检查,定期规范产检(我院妇产科24小时值班电话:5512303)。



版权所有 亳州市中医院
皖ICP备190165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