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欢在出席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杨欢,亳州市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国家级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亳州市三八红旗手、亳州市首届青年名中医、亳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从医数十载,她始终致力于华佗医学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实践。
“华佗医学的精髓在于‘活’,它不应仅仅被束缚于古籍的文字之中,而应成为临床实践的生动体现。我们这一代中医人的神圣使命,就是让这千年的智慧真正‘活’在诊室、病房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近日,亳州市中医院院长杨欢在谈及华佗医学的现代转化时,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热忱。
杨欢说,华佗,这位东汉末年的医学巨擘,凭借“麻沸散”开创了外科麻醉的先河,以“五禽戏”奠定了导引养生的基础,其学术思想对中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三国志》记载,华佗所实施的开腹手术,比西方早了1600余年,而他“以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方式,更是被国际医史学家李约瑟誉为“古代医学史上的奇迹”。杨欢出生在华佗故里,受华佗精神影响,自幼怀揣岐黄之梦,深谙中医药之博大精深,以“幼闻元化济苍生,一念悬壶刻骨铭”的志向扎根中医领域,演绎着传统医学与现代临床的协奏曲,让传统智慧在无影灯下焕发新生。
传统医学的当代焕新
杨欢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她顺利入职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成为该院首位女性骨科医生。在传统认知中,骨科手术对医生的体力和耐力要求较高,这使得该领域长期以男性医生为主导。然而,杨欢并未被这些固有观念所束缚,她以坚定的职业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不仅迅速适应了骨科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更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在短短数年间,她积极参与并成功完成多例复杂骨科手术,迅速成长为科室的中坚力量。
在长期的骨科临床实践中,在面对骨科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的功能障碍,杨欢敏锐意识到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杨欢在为术后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治疗时,发现单纯应用现代康复方案解决术后关节僵硬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后汉书》记载华佗创“动摇关节”疗法及华佗“动摇则谷气得消”理论的启发,杨欢开启了对传统导引术的现代转化之路。
针对现代骨科普遍存在的“重手术轻康复”观念,她创新提出“筋骨同治,动静结合”的治疗原则,将运动功能恢复提升到治疗核心地位,在安徽省内首创骨科康复独立病区,为无数病患点亮了康复的希望。这种从“骨结构修复”到“运动功能重建”的转变,体现了华佗《中藏经》“形神兼养”的诊疗理念。
华佗在外科、针灸、养生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对深耕外科领域的杨欢而言,华佗的针灸术及麻沸散为她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虽然麻沸散的具体配方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其“麻醉-手术-康复”的一体化诊疗思维,却为现代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杨欢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精髓,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临床路径,此外,华佗在《内照图》中记载的“筋结松解法”与现代筋膜理论不谋而合。杨欢将华佗“刳破腹背,抽割积聚”的外科精神,升华为微创康复技术体系。她创新性地运用毫针、刃针及圆利针,进行精准镇痛与组织粘连松解,并基于华佗理论创建了“术后三步疗法”——中药熏蒸减少镇痛药依赖、筋膜松解术缓解肌肉粘连、五禽戏训练加速功能恢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医骨伤康复体系,已发展成为骨科康复的常规疗法。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在于实现了传统医学智慧与现代临床思维的深度融合。
二十载春秋,从手术室到康复病房,杨欢的探索实践,生动诠释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她以华佗医学思想为根基,以现代临床需求为导向,构建起一套既传承中医精髓又符合现代医学标准的康复体系,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传统医学理论精髓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转化,展现了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新方向。
心身医学的古今对话
杨欢介绍:“华佗早在东汉时期便提出‘情志致病’理论,认为喜怒忧思等情绪过度会影响脏腑功能,这一观点与现代心身医学不谋而合,并在当代社会的高压环境下展现出新的生命力。”随着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长,华佗的情志医学理论不仅得到了科学验证,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现代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解决方案。
华佗在《中藏经》中提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可伤及五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情绪失调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生理功能。华佗不仅提出情志致病理论,还留下了丰富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激怒愈病”案例——他通过故意激怒一位郁结于心的郡守,使其宣泄情绪而痊愈。这一方法实质上是通过心理干预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与现代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情绪释放技术(EFT)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情志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亿,而中国职场人群中,70%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杨欢说。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因工作压力导致失眠、胃痛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而单纯依赖西药治疗往往效果有限,且易产生药物依赖。华佗医学“情志致病”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正如杨欢所言:“华佗的医学思想提醒我们,治病不仅要医身,更要医心。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当将情志调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通过中医整体观来指导现代心身疾病的诊疗,实现从治病到治人的转变。”
传统理念的现代转译
杨欢在深入研究和实践华佗医学思想时强调:“华佗提出的‘治未病’思想,其核心在于防病胜于治病,这一理念与现代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华佗所创编的‘五禽戏’,不仅仅是一种养生功法,更是一种科学的运动处方。”杨欢指出,规律地练习五禽戏,可以显著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这种以自然运动来调节机体平衡的方式,为现代人应对亚健康状态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益的解决方案。
杨欢进一步阐释,华佗的“治未病”思想不仅限于疾病预防,更是一种“全生命周期健康观”。她以华佗五禽戏举例说明,鹿奔动作可以有效纠正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熊晃平衡训练则能显著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五禽戏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覆盖不同年龄段的健康干预体系,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作为亳州唯一一位国家级健康素养巡讲专家,杨欢以华佗“治未病”思想为原点,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健康科普工作。她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重构古代智慧,在基层社区、校园讲堂中播撒“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种子。她充分利用亳州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开发出“中医院长讲养生”等特色健康科普作品,通过故事化表达让古籍“活”在百姓生活里,在城乡间编织起一张“未病先防”的健康认知网络,让中医“上工治未病”的古老箴言,化作千万家庭预防慢性病的行动指南。她的实践不仅传承了华佗医学思想的精髓,更赋予了传统智慧以现代生命力,为构建全民健康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
文化传承的亳州答卷
“作为华佗故里的守护者、华佗文化的传承者,华佗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亳州中医人的血脉,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杨欢深情地表示。
在这片承载千年医魂的土地上,亳州市中医院作为全市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将华佗精神确立为立院之本,让华佗符号渗透到医院的每个角落。院歌《华佗故里国医魂》的激昂旋律,凝聚着全院上下践行“大医精诚”的文化共鸣;华佗广场上巍然矗立的华佗石雕,无声地诉说着悬壶济世的传奇;华佗名医堂内,经方验方的挖掘与特色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构建,让古籍中的智慧重焕生机;五禽戏广场上,医护人员与市民共练非遗养生功法,使华佗创编的千年绝学融入现代健康生活……每一处细节都在诠释“北华佗”的深厚底蕴。
“华佗医学的生机不在泛黄的书页里,而在每一次创新的转化中。”杨欢强调,作为“北华佗、南新安”中医发展战略的重点建设单位,亳州市中医院多年来深入挖掘华佗医学的理论内涵和文化价值,围绕华佗经典名方、经验方,累计开展华佗医学研究21项,其中8项入选安徽省华佗中医药研究项目;创新融合亳州中医药资源优势,打造华佗智慧中医药服务云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实现经方验方的云端转化;实施“华佗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医院尹安坤、程玉峰等多名名中医荣获市政府“华佗医学传承人”荣誉称号,有力推动了华佗医学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杨欢说,当前,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是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亳州的重大使命,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之举。省政府连续多年将“支持亳州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对亳州市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发挥‘北华佗、南新安’的特色和优势,打造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名片,加快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这声疾呼,承载着杨欢作为省人大代表与医院管理者的双重担当。在杨欢看来,千年华佗医脉既是文化根基,更是创新源泉,做好华佗医学的现代翻译者,不仅是亳州中医人对先贤的致敬,更是亳州这座城市对千年医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