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冠脉有钙化!”这是心血管病科介入医生的共识。冠脉严重钙化在手术中比较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是很多介入医生的噩梦。严重冠脉钙化不仅影响PCI手术施展,还可能造成非常凶险的后果。
11月24日,我院心血管病科二病区成功完成一例复杂冠脉介入手术。今年71岁的李先生因劳力性心绞痛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予以冠脉造影检查。检查中发现李先生左前降支近段至中段弥漫性狭窄伴有重度钙化,最严重的地方达90%狭窄。冠脉钙化的病变特征使器械难以通过、支架膨胀不全、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内血栓、支架再狭窄、冠脉破裂与穿孔等风险明显增加。
科室介入团队经过细致的评估,制定了严谨的手术策略,决定对李先生行IVUS(冠脉内超声)评估指导下的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按计划先行IVUS,精准评估钙化病变部位及长度,随后进行冠脉旋磨术,术后再次进行IVUS评估,发现钙化环被成功打开后顺利植入3枚支架。术后,李先生的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顺利出院。李先生的家属高兴地说:“这样的心脏问题咱亳州家门口就能解决了,不用去舟车劳累、去省城大医院排队住院了!”
冠脉钙化类似于异位的骨结构,有的如戒指环扣在血管内侧,有的如钟乳石悬挂于血管内,影响血流,形成更容易导致血栓的涡流。因其像人体骨骼一样坚硬无比,与软斑块和纤维斑块可以用球囊扩张挤压不同,要想疏通阻塞,完成PCI手术,需要使用旋磨技术。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rotational atherectomy, RA)是PCI术中的利器,是用导丝将一个前端置有金刚石微粒的椭圆形的旋磨头送达钙化血管处,旋磨头以约每分钟15万转的速度,将钙化斑块磨成小于5微米的碎屑。术者在操作时,除了用手操作导丝、用眼观察屏幕外,还要用耳力分辨钻头打磨钙化的情况,用脚踩踏板控制转速,需要做到手、眼、耳、脚“四位一体”,协调统一才能精准地完成手术。这项手术技术难度高,手术操作极为精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及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此次手术所应用的冠脉旋磨术是我院开展的第一例应用于复杂冠脉钙化病变的新技术操作,标志着我院心内科的介入手术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团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上不断突破,今后将继续丰富新技术、新项目,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