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疾病比作一场战争,那么医务工作者是战士,药物就是武器。为了打赢一场场战争,战士们拼尽全力,而每次对武器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了提高药物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同一种药物可以做成多种剂型。但是,相同的药物所用的制备工艺和辅料的不同,其用法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医师、药师、护士,还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都应注意药物的剂型,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大家去药店经常会发现各式各样的药物剂型,甚至同种药名都存在多种剂型。于是,人们在选购时经常疑惑选取哪种更为合适?不同剂型间疗效是否存在差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药物的剂型:它是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制成适合应用的形式。良好的剂型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依从性,这就是剂型诞生并不断出新的原因所在。改变剂型以提高便利性的例子很多,如“藿香正气水”改为软胶囊后,改善了气味及口感; “阿司匹林片”由普通片剂改为肠溶片,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对于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包裹在药物表面的肠溶衣可以起到保护药物的作用。
不同剂型的设计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生理状态和不同需求的患者。面对同一种药物的多种剂型,应根据病情出发,考虑到生理需要来选择。对于急性疾病,首选注射剂,其次是经黏膜直接吸收的剂型,如舌下片、吸入剂、口腔速崩片、直肠栓、滴丸等;对于长期慢性疾病,缓控释制剂则是较为合适的剂型,能平稳血药浓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服药次数;对于儿童,从适合婴儿的滴剂到适合幼儿的口服溶液,至儿童喜欢口昧的咀嚼片剂,均考虑到了不同生理阶段人群的承受能力和服药依从性。
药物的剂型有很多种,究竟有哪些呢?
常用药物剂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温馨提示一下:用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如有任何疑问咨询医师,或药师。
(编辑:周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