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标准版|返回首页
 

血凝常规:守护健康的“隐形防线”

来自:检验科 孙文博   发布时间:2025/8/6 10:51:17

在检验科的众多检测项目中,血凝常规或许不如血常规那样为人熟知,却默默扮演着守护健康的“隐形防线”角色。它通过精准监测人体凝血功能,为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手术安全保驾护航,是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安全卫士”。

一、什么是血凝常规?

血凝常规,即凝血功能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中与凝血相关的各项指标,评估人体止血、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重要检查。它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核心指标,如同监测凝血系统的“仪表盘”,及时发现凝血功能的异常信号。

二、哪些情况需要做血凝常规?

血凝常规的应用场景贯穿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

术前检查:几乎所有手术前都需进行血凝常规,评估患者出血风险,避免术中大出血等危险情况。

出血性疾病排查:如皮肤黏膜反复出血、鼻出血不止、月经量异常增多等,通过检查可辅助诊断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

血栓性疾病监测:对于房颤、深静脉血栓等患者,需定期检测血凝常规,指导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平衡血栓与出血风险。

肝病与血液病诊疗: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的“工厂”,肝病患者常伴随凝血功能下降;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会影响凝血系统,需动态监测。

三、血凝常规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需注意以下几点。

1.无需空腹:饮食对血凝常规结果影响较小,可正常进食。

2.告知用药史: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抗生素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检查前需主动告知医生用药情况。

3.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前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短暂的凝血指标波动,建议休息15-30分钟后再采血。

四、检验科的专业保障

我院检验科配备先进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采用高精度检测试剂,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从样本接收、检测到结果审核,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同时,实验室定期参与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检验科现在开展的凝血相关项目:血凝常规、血栓弹力图、血栓四项。

血凝常规虽看似简单,却承载着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使命。它像一位严谨的“把关人”,在疾病的蛛丝马迹中捕捉异常,为医生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当您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时,不必紧张,这是医学为您筑起的一道“安全防线”。我院检验科将以专业的技术和负责的态度,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友情链接

扫码关注微信

Copyright ? 2008-2020 www.ahb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亳州市中医院  皖ICP备19016513号-1


地址:北一环与魏武大道交叉口向西100米   电话:0558-5522161 邮编:236800